创新融入现代音乐元素 上海轻音乐团用音乐“重塑”经典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图片说明:《中华创世神话音乐会》剧照
2S1A9262.JPG
图片说明:《那一抹心底的红》剧照
3月18日和19日,上海轻音乐团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上演了《中华创世神话音乐会》和《那一抹心底的红》——“心慕手追”百年经典红色文化音乐会,这两台音乐会作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主体项目,用“宣扬中华文化精神”和“传承与重塑红色经典”为中心思想。站在新的时代,回溯过往,圆梦未来。
“听见”一部神话史诗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屈原的《天问》传颂千年,以文字的形式记下中华人民最初的仰望。中华创世神话通过文字、绘画、影像和口口传颂的形式被人民记住,而上海轻音乐团选择用音乐再现这段穿越万年的创世神话故事,用音乐解构故事;用音符“穿针引线”;用歌声描绘天地。一幅恢弘的创世神话史诗就从耳朵开始,“听见”一个悠远的世界。
《中华创世神话音乐会》从中华创世神话故事中汲取精髓,通过《遂古之初·生命》《禹何所成·文明》《以填沧海·斗争》《凤鸟将至·未来》四个篇章,以音乐语汇讲述。将“盘古开天辟地”加以壮阔恢弘的管弦乐,《盘古》中伟大的形象跃然而出,“女娲补天”是优美清亮的合唱,《五彩的魅力》尽显女性的魅力。
“燧人取火”的故事《生命之火》以电吉他和流行乐“点燃”活力激情,“仓颉造字”则是一出浪漫婉约的“倾诉”,用歌曲《你就是一个字》道尽“一字”之中凝聚世间万物的深情。
音乐中的传承故事
《中华创世神话音乐会》从改编、演奏再到演唱均有年轻的音乐人参与。
这批90后的音乐人用自己对音乐的“新口味”融合进创世神话的音乐创作中,爵士鼓、萨克斯、电吉他和电贝司……,它们与庄重古典的管弦乐交相辉映,为每一首曲目都加入了个性鲜明的色彩,与故事主题相互搭配。
音乐会选择用器乐曲与歌曲相互穿插的形式,带领观众“游走”在中华创世神话的一幕幕故事里,共同将这台“音乐史诗”呈现在观众面前,感受这千百年间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
上海轻音乐团用音乐作为媒介,用艺术传递力量,从远古至今,一眼万年,在上海的春天上演一出悠远美丽的生命乐章。
音符铺设的“时光列车”
《那一抹心底的红》——“心慕手追”百年经典红色文化音乐会是一台“红色文化之旅”,以经典红色电影和戏剧中的歌曲作为时间线索串联,如同一辆“列车”,每一首歌曲就是一个站点,一出“红色小剧场”。
从《白毛女》到《刘胡兰》《洪湖赤卫队》,再到新中国成立时期的《江姐》,音乐会通过《北风吹》《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洪湖水浪打浪》《怀念战友》《绣红旗》等经典歌曲,串联时代。上海轻音乐团原创歌曲《阳光大道》作为音乐会的尾声,以“歌颂新时代,唱响光明未来”为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画上一个句点,同时也开启一个充满梦想的新篇章。
音乐会用民族乐器、西方传统乐器以及现代电声乐器对原作进行创新,在保留精髓的同时融入现代音乐元素,让曾经的中国歌剧音乐脱离了传统民乐和管弦乐的“循规蹈矩”,让它们与流行乐队结成“伙伴”。传统民族乐器板鼓、笛箫,搭配古典西洋管弦乐,再加入“变化多端”的现代键盘和打击乐,古今中外浓缩到一台音乐会的舞台上,共同为中国本土歌剧“再现辉煌”。
四十年,两代“喜儿”的相遇
上海轻音乐团创始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朱逢博也亲临现场观看演出,曾经的朱逢博为芭蕾舞剧《白毛女》伴唱,其中的选段《扎红头绳》风靡全国,成为了经典。时隔四十年,上海轻音乐团的青年演员们“重塑”经典,在音乐会的舞台上演绎《白毛女》中的选段,两位“喜儿”的演唱者,一个在台上,一个在台下共同“凝望同一个世界”,歌颂同一种精神,坚守同一个艺术梦想。而这正是一代代音乐人对艺术的传承和追求。
在演出结束之后,朱逢博被热情的观众里三层外三层的团团围住,争相合影留念,他们其中大部分是中老年朋友,是听着朱逢博的歌声长大的那批人。四十年的时间,没有让那份喜爱褪色,反而愈发浓烈。音乐就是有这样强大的力量,这也让乐团年轻一辈的音乐人决心在新时代里用“创新”的方式去传承经典,“重塑”经典的重任,让年轻一代也能继续热爱红色历史文化。
这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主题是“圆梦新征程”,上海轻音乐团用两台音乐会“穿越时光”,在中华创世神话的故事里,在红色历史的岁月中,感受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力量,站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用自己的声音唱响未来。这个春日,温暖人心的是阳光,更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