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安福路网红车位被取消引发各方关注,也引出更深层次讨论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徐汇区湖南路街道充分做好网红街区营商服务,让各类小店健康发展。 记者 赵立荣 通讯员 沈国栋 摄
安福路的昼与夜是两种体感:白天闹猛,走在路上随时可能进入直播和照相机镜头;到晚上八九点,居民陆续出来遛弯聊天,小马路回归静好。
闹猛与安静的平衡,是安福路一直在探寻的自洽。近日,安福路网红车位被取消的新闻引发各方关注,也引出更深层次讨论:在本地居民、网红商业混合的支马路上,如何实现有效的融合治理?这,也是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南京西路商圈后街等网红支马路曾经或正在面对的问题。
“小马路能红起来,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市场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引导人们找到一些有故事的街区。经营主体及消费者的热情需要保护,但同时也需加以规范和引导。”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包亚明认为。
市人大代表施政提出:“治理过程中需以规范管理作为托底,标明红线,负面清单管理。合理范围内进行有序疏导,兼顾商机活力以及居民日常生活,形成具有最大公约数效应的准则。”市人大代表、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颉鸣认为,要善于呵护小马路渐渐聚拢的人气,“有序引导街区升级换代,化解居商矛盾,规范路人行为等,政府、市场找准各自定位,有效发挥作用”。
“管得好才敢放得开”
“潮”“独特迷人的混合气质”……街头游人这样描摹网红街区的吸引力。“这是一种兼具差异性和丰富性的生态,本地居民、外来游客、烟火日杂、网红商业糅杂在一起。”轮胎汽配商铺主王炳正在附近居住了28年,一语道破,“商铺要生意喜欢人流,居民要生活不喜欢太吵,总要有人让渡利益。”
居商矛盾客观存在。王颉鸣结合自身参与后街治理中归结出思考:“人民的事情还是要用人民的方法解决。”譬如成立自治委员会,由商户、居民以及相关政府部门代表组成,由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牵头共商共议,“面对面自己聊,解决办法层出不穷,总能商讨出结果——有一处后街,从原来一天几十个投诉,减少至每月一两起投诉。”
减少矛盾也体现在对业态的限制。王颉鸣说,后街以打造轻餐饮为主,政府曾出台有关小餐饮备案的政策,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商户在办理营业执照方面的压力。
包亚明以他居住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有时,网红商业带来的新业态也反哺了居民日常,要多凝聚类似的认知,向理性平和方向引导,最后形成人人受益的共识。”
支马路虽小,通勤功能不容小觑。譬如茂名北路,一处链接南京西路和威海路的交通要道,紧邻地铁站,同时也是限时步行街。行人漫步和车辆交通如何协调?施政这样理解:“一座城市在每个时间段的打开方式应不同,既有注重效率的通勤,也有体现温度的漫步,小马路的功能切换与此对应。限时步行街不失为一种探索,考验精细化管理,比如垃圾清运的时间是否调整,噪音怎么控制……政府只有管得好,才敢放得开。”
明确规则,保护热情
“有网红大楼居民不敢开窗,生怕家中陈设入了镜。”全国人大代表许忠说,这种担忧指向路人游客的边界感和自律自觉。
专家们有这样一种共识:在不违法、不冲击公序良俗的底线上,应对游客有所包容,同时也要进行有序引导。
“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条武康路、安福路。人们在此能够感受到上海特色、历史文化氛围是桩好事。”包亚明说。
王颉鸣说:“可以做一些倡导文明行为的标识,比如‘请小声说话’等。担心隐私的住户,可以考虑将窗户更换为单向玻璃等等。”
对游客的包容,也是对人气、商机和市场的保护。包亚明提出:精细化管理的要义之一是明确规则,应给予居民、商户、游客确定性,“很难有一揽子完美的管理,但要有尽可能完善的规划。”
他以安福路停车问题为例,作为一个多元生活要素融合的街区,需要更科学的长远规划、通盘考量。
小马路上的外摆位也引来思考:坐在咖啡馆外摆的小桌小椅上看街景,本身也不失为一道风景,是否可以明确管理依据,给予商铺更大的安全感和确定性。
(来源:文汇报 记者:苏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