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上海网> 今日上海> 正文

十场首发、百场首秀、千场首展 中心城区36个合作地标带动消费涨约三成 时装周连通秀场商场连接四方

今日上海网(dongfangdushi.com)今日上海新闻报道

稿源:上海市政府网 编辑:刘伟

记者 叶宇 吴卫群

昨晚,上海又迎来一场时尚派对。西岸艺术中心N馆里,专业运动员、时尚设计师、明星偶像汇聚一堂,国际运动品牌耐克以一场声光交错的闭幕大秀为2025秋冬上海时装周画上圆满句号。

过去一周时间内,上海时装周汇聚国内外前沿品牌,密集呈现近十场重量级国际合作首发、近百场新品发布首秀和近千个品牌订货首展。与此同时,全城36个合作地标同频共振,连接秀场与商场,带动周边食、宿、游、购消费增长约三成。

一年两季的上海时装周,不仅是全球瞩目的时尚盛会,更是上海实现商业能级跃升,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鲜活缩影。

“首发经济”竞现国际品牌

今年的上海时装周,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首发首秀越来越多元。在长宁区虹桥联合大厦MODE展,来自12个非洲国家的22位顶尖设计师带来非洲顶级奢侈时尚品在中国首次亮相;前滩31GLAM特色时尚发布上,英国高端礼服品牌MARCHESA首次在中国进行发布;在新天地主秀场,来自越南的时尚品牌LSOUL呈现亚洲首秀,并官宣中国首店将入驻TX淮海。

“引进来”说来容易,但是要打通各个关节,形成产业流通闭环,变流量为“留”量,背后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以及绣花针般的精细功夫。就在上海时装周举办前夕,上海发布首发经济3.0版,在延续去年7项政策措施的同时又新增加3项措施,进一步提升首发环境,建立首发、首秀、首展的进口商品通关便利“企业服务包”机制,提供更精细化的通关服务。“我们希望更多品牌能够在上海扎根发展,从一场首发活动、一场首秀发布,到开设首店,再到未来在上海设立总部,进一步走向世界,取得更大的发展。”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说。

不断迭代优化的政策,持续为“首发经济”注入能量,打通秀场与市场,将国际声量转化为在地销量。去年意大利奢侈品牌盟可睐(Moncler)首次走出欧洲,选择在上海时装周举办时尚创意盛典。大秀之后,品牌销量增长超过40%,并连续在上海兴业太古汇和港汇恒隆广场落地两家实体店。今年,迪士尼中国携手10家本土品牌亮相,呈现首个以《玩具总动员》为灵感的时装秀,同期在张园设立快闪店,为市民和游客带来玩具总动员主题的周边产品。

“上海时装周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城市的活力以及消费者的响应度。”上海市商务委表示,在国家向消费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上海时装周升级为连接四方的“多面手”,既是展示前沿时尚风潮的窗口,也是促进全球产业合作的推手,更是国际品牌试水中国市场,推动新品、新店首发的桥头堡。

“上海秘籍”出彩本土设计

国际品牌固然吸睛抢镜,但“外循环”的血液无法成为上海时装周真正长久的生命源泉。纵观纽约、伦敦、巴黎、米兰全球四大时装周,无一不是凭借本土品牌巨擘与强大的时尚产业链,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在时尚消费版图中开疆拓土。“如果只有国际品牌,上海时装周既不能代表上海,也不能代表中国。”上海时装周组委会主任、东方国际集团董事长童继生说。

因此,上海时装周从2003年诞生之初就天然肩负着一个使命——让全球四面八方的镁光灯聚焦于中国品牌,通过时装周的平台作用,赋能本土设计力量,培育中国时尚品牌。为了跟上国际节奏,2008年开始上海时装周变为一年两季,3月发布秋冬新品,10月发布春夏新品。

经年累月的探索之后,上海打通任督二脉,摸索出了一套“上海秘籍”。首先是打破“次元壁”,通过国际跨界合作,提高本土设计品牌的显示度。例如今年杜嘉班纳与中国设计师方妍楠成功“牵手”,帮助其登上米兰时装周发布个人首秀,并在上海时装周期间,将其作品引入杜嘉班纳的线***验空间向公众展示推介。百联股份携手时尚权威平台WWD CHINA,发起2025 HERITAGE NEXT《蝶恋花》系列活动,在永安百货落地非遗创新时尚大展。上海时装周的多年“老友”,全球数字支付公司Visa本季助力独立设计品牌Short Sentence在新天地发布新品。

在更深层面,上海时装周通过市场洞察、对接买手资源、搭建销售网络及全链条服务,帮助初出茅庐的新锐设计师实现商业落地。多年来,上海时装周持续推出“亚洲最大订货季”,联合不同定位的SHOWROOM(展示厅),打造了精细化的品牌推广平台。“全球的买手汇聚于此,选订设计师下一季的新品,通过以销定产的方式,经过2—4个月就能到达消费者身边。”上海时装周相关人士说,如今这也成为上海时装周最具活力的部分,“很多设计师在此期间就能完成全年三分之二的销售”。

持续的耕耘如今已初见成效,一批批本土设计师品牌崛起出圈,成为时尚界的“新宠”。原本从事供应链的针织品牌觉织转型成衣制作,今年首次走上上海时装周的秀场发布新品。上海本土设计师品牌SHUSHU/TONG一路红到韩国,甚至吸引韩国入境游客到上海的品牌旗舰店扫货。店员告诉记者,现在店里每天都能听到韩语,韩国客人的销售占到了总销量的近三成。

时尚地标引领全民消费

当国际品牌不断涌入,本土设计力量奋起发力,如何进一步将上海潜在的时尚能量指数倍放大?去年3月,上海时装周首次发布18个“上海时装周合作地标”,承接时装周期间举办的一系列首发首秀首展活动。之后两季名单不断扩充,如今已在全市各中心城区推出36个首发合作地标,囊括上海新天地、C·PARK海粟文化广场、洛克·外滩源、兴业太古汇、前滩31等浦江两岸的潮流文化地标。

在不同的合作地标中,上海时装周推出时尚工坊、即看即买、品牌快闪店等新型消费模式,带动全城沉浸于一场大型的多维度时尚派对。以上海新天地为例,3月29日、30日两天,区域联动7家场内商户于新天地时尚二期呈现以FASHION CHECK为主题的“生活时装秀”,带动DESCENTE、EIN for Living、FILA等走秀商户当日业绩较平日日均增长三四倍,较去年同期带来三位数的销售增长,其中EIN for Living在走秀当日更是创下营业额历史新高。

从空间到内容延展,上海时装周还与上海光影节等活动联动,串起文旅商体展,形成消费的辐射效应。据统计,上海时装周举办期间,带动活动场地周边食、宿、游、购消费增长20%—30%,个别地标增长率达100%。

长远来看,上海时装周也为合作地标带来时尚文化资源,吸引更多品牌、艺术活动入驻其间,助力城市空间获得生生不息的经济活力。以C·PARK海粟文化广场为例,成为上海时装周“认证”的时尚地标后,已吸引访客超百万人次,举办了几十场时尚潮流活动,还有上海李宁中心、帆书、禾赛科技等总部型企业入驻。

从全城瞩目的时尚盛会,到全球参与的时尚产业,再到全民共享的消费盛宴,上海时装周的长尾效应还将伴随春意继续释放……

供图:作者/或供稿单位授权

编辑:刘伟 选稿:共工新闻社上海代表处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今日上海网官网www.dongfangdushi.com更多资讯....


阅读全文

  标签:都市报道 新闻晨报 综合新闻 今日上海网官方 上海新闻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