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记住这9点,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明明是初次通话
可对方已经对你的信息“如数家珍”
我们的个人信息是如何
在不经意间泄露的?
怎么样有效保护
个人的信息数据安全呢?
01
个人信息数据有哪些?
个人信息分为 13 个类别,包括:个人基本资料、个人身份信息、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网络身份识别信息、个人健康生理信息、个人教育工作信息、个人财产信息、个人通信信息、联系人信息、个人网上记录、个人常用设备信息、个人位置信息和其他信息。
02
这些情况会泄露个人数据!
个人信息的泄露一般分为被动泄露和主动泄露两种。
除了被黑客攻击造成存储信息发生泄露,我们的生活中大多数个人信息都是被动泄露的。比如在互联网上分享出行的火车票、身份证照片;在没有辨别出来的钓鱼网站、恶意应用中填写个人身份信息、银行账户信息;甚至有些时候,在连接某些不安全的WiFi 时,也会导致我们的个人信息被窃取……
案例一:在钓鱼网站填写个人信息
消费者在钓鱼网站上填写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账户等信息,都被系统自动记录,为不法分子所用。
案例二:部分App暴露个人联系方式
出行、外卖类软件因为使用频次高,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不过,随着大部分平台实行虚拟号码代替真实号码,这类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然而,还是存在一些来源未知的 App,盗用个人联系方式的情况。所以在遇到来源未知的手机 App 时,请慎重选择是否填写个人信息。
案例三:晒网购包裹、网约车行程等个人信息
网购记载着消费者姓名、电话、住址等个人信息的快递包裹,很容易成为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购物诈骗分子以快递退货退款、取消退还押金等名义,假冒客服致电或向用户发送虚假短信,诱导客户提供银行卡、手机号等重要个人信息,进而盗取卡内资金。
案例四:购物、购房时候的面部识别认证
之前一则“戴头盔买房”的新闻引发热议,因目前较多卖房销售部门都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某楼盘项目更推出了首次到访购房可享受折扣优惠,故某些消费者为避免被人脸识别系统拍到而选择戴头盔看房。最近在很多超市里流行的刷脸支付,会让客户毫无防备地暴露在人脸识别设备下,可能会侵害客户的个人生物信息安全。
03
个人信息数据安全防范措施
其实国家一直都致力于保障个人信息安全。2021 年 11 月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了个人信息的定义,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处理活动进行了全流程规范,对大型互联网平台设定了特别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个人信息保护法》与《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民法典》和《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共同构建起个人信息保护的法治堤坝。作为个人,我们是自己信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我们要学会为自己的信息安全“上把锁”。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保障我们的个人信息数据安全:
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个人信息,多知道、多了解一些防范知识。
网购最好去大型购物网站,来路不明的软件不要随便安装,App 应选择官方渠道下载,不轻易接收和安装不明软件,不随便点击聊天中对方所发来的链接。
不要随便参加注册信息获赠品的网络活动,避免在网上或者街头参加一些需要填写真实身份、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的抽奖、竞猜、促销送礼品等活动。
应尽量设置高保密强度支付密码,进行网上支付时,要慎重填写银行账户和密码,谨防钓鱼网站。
注册时个人信息尽量不要写的太过详细,妥善保管、处理好包含个人信息的票据,如快递单、火车票、飞机票、保险单等。
尽量不要在网络上通过视频、照片、文字等形式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家庭住处、单位地址、子女情况等信息,不添加不明身份的好友。
公共场所尽量不使用不需要密码的免费无线网,关闭网络设置中 WiFi 自动连接功能,尽量使用流量以确保网络安全。
不要随意扔弃或出售未经处理包含个人信息的手机。更换手机号码之前应记得清除卡上的联系人信息,并对绑定的银行卡进行解绑。
如果因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后果,应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及时去公安机关报警。注意个人信息保护,加强防范意识,才是对自己和家庭最负责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