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不休 :拍出了小人物,没拍出大时代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01
《不止不休》最大的优点是拍得很感性,感性的电影一般能看出创作者的真诚。
影片所在的2003年,应该是一个能让人印象深刻的年代。那样的一个时代一方面,疾病阴霾尚未散去;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尚未席卷我们的前夜,一篇报道,就很可能改变一群人的命运。
作为那个靠网名和名下的文章就能行走江湖的年代的亲历者,回想起来,可能还是因为网速没有大跃进,可能还是因为全智能手机还没有出现,可能还是因为视频还不是主流网络生态,可能还是因为没有能刷刷抖音不用看报纸的大众。报纸才有了价值,文章才有了意义,有才华的人才能可以靠文章走天下。
那似乎是一个写作最好的时代,没有手机微博,没有朋友圈,没有短视频。
写作者的能力所在都体现在你的文字功底上,体现在作为一个平凡人靠文学出人头地的梦想里。
那真是写作最好的时代啊,那是一个所有被称为记者的人都必须在现场的时代,那是所有文字都是靠自己的积累、学识、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时代。
所以当时互联网尚未席卷一切,纸媒为王。所以没钱、没学历、没背景的“三无青年”韩东怀揣新闻理想,凭着自己写的东西就可以与女友小竹开始了北漂生涯,期间在知名记者黄江的帮助下进入报社实习,在一次案件调查中,韩东发现了背后更大的真相。
一边是光明的前途,一边是心中的正义。还记得张颂文这个角色有一句台词说的是“感想不是新闻,事实才是新闻,做记者同情心只会影响你的判断力。”这份豪情、激情、亲力亲为非常感人。影片也诉说了一群被社会语境背叛的人,背叛过彼此,也背叛过自我,但最终还是找到了「我是谁」的过程。
02
但是,不得不说理想、信念这套价值观在故事的最后还是有点飘了一些。具体点说,前面半个小时很好,那种好是创作者的用心、表演者的投入、提纲挈领的准确三方面达成的。
但是影片,在后面一个小时实在拍得太散了。
拆解这部不到2个小时的电影的剧情,一连串的画面激励事件、虚假胜利、灵魂黑夜、反败为胜,逆境中的新闻工作者,并且隐约道出了何为真正的新闻理想。
其实就讲了两件事,一是山西黑煤窑垮塌事件,二是针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系统性歧视。
第一件事让男主角韩东认识了记者这份职业;第二件事令其有了对于新闻使命,结束。但这样做,剧本为什么有问题就暴露了。
究竟是要通过韩东这个小人物从没有学历的文学青年到进入报社体制拍理想,还是要通过其在报社经历的这两件事传达不歧视这个主题呢?影片的做法一目了然,将韩东的不如意不被看好的歧视和山西黑煤窑垮塌、整个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系统性歧视之间做一个共情,由此及彼,由个体的不如意到群体的不如意,表现一个“被淋过雨的人,更容易为他人撑伞”的道理。但这种嫁接缺乏更润滑的东西,缺少更融洽的过渡,显得相当生硬,另一个问题是这种迅速共情的剧情是否过于讨巧了呢?
03
电影拍出普通人的苦难是难得的,导演王晶一方面并没有过分浪漫化记者们的英雄形象,而是将他们还原为寻梦的北漂青年、疲惫的中年人、在编辑室随时为了理念争吵起来、面对选择也会犹豫不决的普通人、为了租房彻夜写稿有了酬劳的年轻人,为了爱情和男朋友挤着笑脸的女孩。
另一方面这个从不放弃希望的理想主义者,是有一条完整的、清晰的人物弧光的,人物通过表演和剧本穿越了困境,达到理想。
但影片格局不行,我们看不到时代怎样压榨小人物,看不到韩东的不如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甚至他与女朋友小竹之间的爱情更是苍白,影片中小人物的形状有了,理想时代的美好有了,但点与面之间缺了链接,具体一个点的深度也不够。